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副会长、青岛科技大学汪传生教授科研团队: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山科产研人才价值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就短纤维定向取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技术项目成功签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汪传生教授团队的18项高价值专利转化价值940万元。
据了解,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简称SFRC)作为高性能橡胶制品制造的关键复合材料之一,已经在许多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汪传生教授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掌握了短纤维定向取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挤出成型技术,解决了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在挤出过程中短纤维在橡胶基体中不同方向取向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技术主要应用于轮胎等橡胶制品产业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汪传生教授现任青岛科技大学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学部主任,40多年来,致力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科学研究,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为己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为我国橡塑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橡胶连续混炼实验室、橡胶挤出实验室、橡胶裂解检测实验室、橡胶基础测试实验室……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1号楼北侧三层楼房里,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实验室。每天汪传生教授都会到各个实验室走几趟,指导学生做实验、做研究。“混炼是我的老本行。纯橡胶制品用途极少,混炼就是把各种橡胶、炭黑或白炭黑等补强剂、其他填料和助剂均匀混在一起,制成混炼胶,类似于面粉做馒头的过程,然后根据不同性能和用途的需求加工成各种橡胶制品。”汪传生说,混炼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后续加工,还会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质量和寿命,现在专家认为,混炼胶质量对轮胎等橡胶制品质量影响程度超过了60%。我国90年代前大中型密炼机基本依赖进口,均采用异步转子混炼技术,但存在耗时长、温升快、混炼胶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差等难题。
汪传生带领团队经过多年艰苦探索和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同步转子强化混炼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发了成套技术和装备并实现了产业化,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混炼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推动了橡胶混炼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提升。他负责完成的“同步转子密炼机技术”项目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橡胶机械领域获得的最高科技奖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同步转子混炼成套技术先后在大连橡塑、益阳橡机、无锡双象、四川亚西等企业放大应用于80—620L等密炼机上;被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杭州中策等国内外知名轮胎企业应用。随着白炭黑在橡胶制品中的用量越来越多,白炭黑反应性混炼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汪传生教授先后研发了双转子连续混炼、串联式连续混炼、湿法混炼等成套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相关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眼下,汪传生教授正带领科研团队辛勤耕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工作,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废轮胎等橡胶制品产生的‘黑色污染’,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及一次性塑料制品形成的‘白色污染’,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治理‘黑白污染’刻不容缓。”2004年开始,汪传生教授率团队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不顾脏臭,前瞻性地开始了废橡胶、废塑料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循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针对废旧橡胶制品,汪传生教授团队在轮胎再制造、再生胶制备、裂解等方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轮胎再制造和再生胶制备技术先后两次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裂解方面,与济南友邦合作研发的工业连续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和装备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且出口欧美等国家,在欧洲建立了多条示范线,开创了国内大型橡胶回收成套环保技术装备进入欧洲的先例。结合在废轮胎裂解与橡胶混炼等方面理论研究成果,研发出裂解炭黑替代或部分替代商用炭黑成套技术,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肯定。为解决长江沿岸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中废塑料处理难题,汪传生在现场和实验室之间来回奔波,最终实现了混杂废塑料工业连续化安全、高效裂解,研发出了工业化应用成套装备和工艺技术,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当中。如今,作为第一完成人,汪传生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市厅级科技奖励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国家的需求在发展,我们的研究不能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汪传生表示,作为中国“橡胶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要继续发扬和传承好“科大精神”和“橡胶品格”,为橡胶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钟鸣 田晓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