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文化逻辑,深得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在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并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党支部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主题教育学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提炼出来,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韦编三绝”这个典故,是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引用的。
“韦编三绝”的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说的是孔子晚年特别喜欢《周易》。因为翻阅的次数太多,连穿竹简的熟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狭长的竹片,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能写的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要用绳子按次序编连起来,才能最后成册,便于翻检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孔子所阅读的《周易》,是用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所以才会有“韦编三绝”的说法。
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是孔子对《周易》很重视,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周易》究竟是怎样一部书,为什么孔子会对它如此重视呢?第二是孔子对《周易》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这就引伸出了第二个问题:孔子这种学习态度,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我们先说第一点:《周易》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孔子为什么对它如此重视。
就性质而言,《周易》是古代一部用来占卜的书。古时科学尚未昌明,人们认为事物的吉凶祸福是由某些神秘的力量所左右的,为了获得神明的启示,就借助一些特定的手段,希望能从一些征兆上获得对未来的预测。先秦时期,预测的手段五花八门,但最重要、最正式的就两种:一种是烧灼龟壳,从龟壳爆裂的纹理和走向来预知祸福,这叫“龟卜”;一种是对蓍草进行排列组合,从所得到的不同结果(专业术语叫“卦象”)来判断吉凶,这叫“蓍占”。“龟卜”已经失传,只留下一些对于占卜结果的记录,这就是“甲骨文”;而“蓍占”则保留下来,其载体,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易》了。所以,简单来说,《周易》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使用蓍草占卜,以及对占卜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占卜手册”。
但《周易》深厚的文化内涵,却不是区区“占卜手册”四个字所能涵盖得了的。它蕴含着古人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与思考,对规律与趋势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如何权衡得失、趋利避害的方式与态度。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蕴含着最为深沉的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部原典。明乎此,则孔子对《周易》何以如此痴迷,也就非常清楚了。
再说第二点:孔子对于《周易》的学习态度,对于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是对学习的重视。
孔子是一个对学习极为重视的人,这和孔子的身份有关。孔子有许多身份,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大成至圣先师”的封号就是对孔子这一身份的最好说明。是孔子把被官府垄断的教育带到了民间,中国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野”的转化就是由孔子完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身不断学习,同时不断把自己的知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传授给下一代,这两点构成了孔子生命的主要内容。
其次,是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
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人类知识的总量与今天相比要少得多,但即使这样,也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人的头脑所能容纳的极限。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所轻重,有所取舍。因为知识的载体是书,所以这个轻重取舍,就经常表现在对于不同书籍的选择与侧重上。中国有句古话,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很重要的书,你必须拿出孔子“韦编三绝”的态度,不必贪多,读一本是一本,认真阅读,消化吸收。只要你这样做了,让这些书内化为你的精神气质,那么你就是一个有根底、有内蕴,而不是夸夸其谈、游谈无根的人。
再次,是坚忍持久的努力。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付出坚忍而持久的努力。
只要能够付出努力,并持之以恒,就能成为一名具有真才实学的行业专家,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